找到相关内容618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信仰与我的人生

    谈到信仰,我想先对信仰的概念作一个界定。法国哲人伏尔泰说过:“信仰是去相信一些你理性里认为不真实的事情。因为假使你的理性承认了它,这就无所谓盲目信仰的问题了”。他的这种观点也代表了现在很多人的看法,总是认为信仰是对神或是某种理论、主义的盲目崇拜,是非理性的,知识会破坏信仰,因为它建筑在不可知之上。  而我在这里想谈的信仰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信仰。圣严法师说:“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,也是纯伦理的。...

    释界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3239841.html
  • 迷信,正信与实信

    理性。特别知识分子,最怕被人批评为非理性,迷信。刚刚要动心学学佛法了,有人用“迷信,非理性,不科学”的帽子一扣,就缩回去了。什么是迷信?迷信即对事物未知其道理,未经自己实证就采取立场肯定或否定。一般而言,人人赞成理性,反对迷信。不过世上万物复杂得很,道理也深浅不一,若讲件件事物都要人搞懂了后才能开始做,反之就冠以迷信帽子,这本身就非理性不科学得很。科学就是研究未知领域的,懂...

    越尘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540206.html
  • 佛教是主张苦行的宗教吗?

    理想的自苦,盲目的自苦,往往都是指的盲修瞎练,砂中榨油,既没有理论的根据,也没有一定的目的。有理想的自苦也有分别:一是迷信的,一是理性的;迷信的自苦是指以为持了牛戒吃草、持了狗戒吃屎、持了鱼戒浸水,便可在死后生天。理性的自苦也分两种,一是以合理的修持方法,寻求自我解脱,一是利用可资自我解脱的身心,协助他人(众生)解脱。  除了理性的自苦,其余均是外道的苦行。  近人有些认为佛教不主张苦行,认为佛教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440546.html
  • 贝克论认知疗法和佛学

    从痛苦中分离出来。  (5)正念训练。  总结起来,贝克在理论上主要注重的是自我中心主义形成了人的非理性思维,他认为这一点和佛学的理论是相通的。的确自我中心主义和佛学的我执有一部分是重叠的,当然后者的范围要更广泛一些。  在治疗技术上,贝克提出,整个认知疗法的步骤可以划分为三个过程,远离,重构,去中心化。远离主要体现在识别自动思维,重构体现在进行对非理性信念的认知辩论,去中心化是最后的结果。而这...

    李孟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4552721.html
  • 略论中观思想本性

    目的在于彻见实相真理,而这个真理是一个亲证境界,它不同于哲学的目的之真理本体,是一个抽象范畴,佛学的方法是思辩与直觉的统一,而哲学的方法,只是囿于思辩玄想。  人是理性存在的主体,因而当人具有反思理性时这便产生了哲学,所谓反思理性,就是对认识的认识,哲学上称为认识论,由于反思理性的认识是直接面向思维主体本身,并是在于对思维方式与思维自身的真实性的认识。因此可以说哲学是对自我的认识,或可谓自我学。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13165695.html
  • 专访惟贤长老:如何做人

    庄严”在今天的社会更为需要! 心灵具体的发挥,在于理性和道德,这个理性不是一般哲学所讲的理性。一般哲学所说“眼耳鼻舌身意”的五观感觉,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,就是普通所说的理智。而佛法所讲的理性,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91882181.html
  • 审美与精神救赎

    一个二律背反,文明越发展,人性和自由丧失越多。因此,中西方很多哲人对文明、理性、智性都怀有一种恐惧心理,对文明带来的异化做出了反思。   古典文明时期,针对文明对人性的束缚,哲人提出一种复古主义...首先肯定了此岸生存的合理性。这是对以宗教为核心的神学文化的反拨。神学文化否认现实存在的合理性,以彼岸来拯救世人。审美主义站在理性的立场上,指出彼岸的虚假性,认为人类生存的此岸才是真实的。将审美由彼岸虚幻...

    张良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333495320.html
  • 人类心灵与文明本性(2)

    他们对理性的不断检讨;另一点是在非理性上的进展。由于悟性很难表述,我们可以特别留意他们在知性上的进展。从文明交融的角度看,我们注意哪些概念是他们原来文明中没有的。在这些概念中看到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,就...阴阳论。不从存在的唯一性出发,因而是反理性的。受到了波普尔的批判[1]。存在主义、结构主义、语言的转换生成,西方人在悟性和知性上不断进展。这些思潮都是西方在人类心灵探索道路上所留下的脚印。席卷各门学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161811.html
  • 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与生存方式

      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与生存方式   目录   ●“梨子”与“禁果”的对比:中国文化是功利→道德→理性→信仰;西方文化则是信仰→理性→道德→功利   ●农业文化的特点:紧贴自然的直觉体验,物我一体的形象思维,虚拟天文的形而上学,简朴实用的理性原则   ●思维方式的缺陷:“真善美”没有分化,只有功利性的价值判断,缺乏独立的认知判断与公理化的推理思维   ●价值取向的悖谬:伦理本位-衣食哲学,道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071204.html
  • 禅非坐非不坐

    因而感到愤恨不平或欣喜万分。 禅不在坐中求,坐只是禅的一个方便法门。对于初接触佛法,有心修行的人,是可以先学学打坐,这对平息那颗妄念纷飞、跃动不已的心是有所帮助,但这不代表已进入禅境。 情感与理性的矛盾,可以说是每个人修行过程中最大的阻碍,唯当感情和理性达到平衡点,就符合禅的意境。可是一般人,在生活之中,往往不是过于感性,就是偏重理性。因为感性之中含有非常主观的意识,而这些主观意识,往往源自于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676706.html